图文新闻

高水平建设人才强企的“山钢方案”——念“引聚用”真经 做“抓补强”实功(上)

时间:2020-10-23 来源:新闻传媒中心

持续4年“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”,改革与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人才“第一资源”动力劲足势猛,成为支撑山钢集团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。

高站位谋划人才发展布局 人才资源迸发“第一动能”

良禽所栖,必为佳木。

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1人、“中华杰出工程师”青年奖1人、“全国技术能手”11人、“泰山学者特聘专家”1人、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”2人、“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13人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,“齐鲁首席技师”40人……近年来,山钢集团累计有541人次获得地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表彰,在山钢集团,他们凭风借力,振翅齐飞。

2017年以来,山钢集团实现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转变,高质量发展“春山在望”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。2017年、2018年,山钢集团相继出台《关于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》等“1+4”配套制度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“1+5”改革方案,高站位谋划人才发展布局,通过构建客户、人才、销、产、研“五位一体”协同机制,以“人才链”支撑“创新链”、提升“产业链”,以人才优势打造创新优势、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,在推进高水平人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。

完善工作机制,明确人才优先发展导向。720日,山钢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侯军主导主抓的人才工作项目入选“2020年度山东省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库重点关注项目”。“书记领题、重点攻坚”的工作机制,自上而下压实了全集团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资源”的责任,形成“抓人才就是抓发展”的生动局面。

加强考核督促,落实人才优先发展责任。2017年以来,山钢集团连续开展权属二级单位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,变“软任务”为“硬要求”,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像抓生产经营一样抓人才工作,像抓重大项目一样抓招才引智。

加强政治引领,营造人才优先发展沃土。山钢集团精准政策供给,围绕产业发展战略,找准人才需求,组织编制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,绘制人才开发路线图,以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、优越的就业创业环境、优质的企业人文环境,打造各类人才来得了、待得住、用得好、流得动的创新创业“大生态”,发挥人才“磁场效应”。

在山钢集团,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确立,企业提供阳光雨露、创新要素,人才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的全要素人才生态系统正在形成,人才资源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“第一动能”。

高质量聚集急需紧缺人才 人才项目堪当“第一载体”

“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引才姿态、更具竞争力的待遇薪酬和更有温度的真情服务,制定创新力度大、含金量高、彰显诚意的引才举措。”在2020年山钢集团半年工作会议上,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陶登奎表示。

山钢集团要实现“量转质”“大转强”再次跨越,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近年来,山钢集团发挥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牵引作用,统筹开发企业内外部人才资源,深入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,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。

引育并重集聚科创人才。转型中的济钢深度融入科技引领,以合资、共建等多种合作形式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及客户联合组建创新平台,大力开展研究开发、成果应用与推广,与青岛院士港西拉姆院士、容淳铭院士建立合作,“院士经济”蓄势待发;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作用,2018年采取“特事特办,一人一案”引进高端人才,目前博士后课题已完成中期报告,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,发表学术论文6篇、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。

产学合作培育技能人才。山钢集团在人才培养中实现科技创新,在科技创新中培养优秀人才,大力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,建立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(站)175家,每年开展上万项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;推进产教融合,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,开展技术比武,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;创新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,坚持组织评选山钢集团首席专家、首席技能大师,每年分别给予3万元、5万元人才津贴,连续发放4年,营造技能成才、技能立业新风尚。截至2019年底,山钢集团拥有高技能人才8000余人,占技能人才总数近30%

内外兼修培养骨干人才。山钢集团党委组织部实施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,通过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,中青年干部培训班,管理、技术、业务专项培训,“山钢讲堂”,外出对标考察学习等举措,打造数量充足、年龄合理、结构科学、能够满足市场竞争和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高素质、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;莱钢集团强力推动“青苗人才”培育工程,推动产才深度融合,发现、培养、造就具备良好思想政治素质、掌握精湛专业技术知识、发挥较好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年骨干人才,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
山钢集团下放用人自主权,200多家权属用人单位从自身需求出发,创新“用人单位+项目+人才”等诸多富有特色的精准化引才用才模式,促进了人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协调发展,契合了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。

人才项目成为带动突破创新的“第一载体”,《高速铁路电力接触网用热轧H型钢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》等多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、全国冶金科学技术奖,在研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8项;含铝超薄异型坯生产、高碳铬轴承钢、高品质稀土轴承钢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,耐低温高精度F型钢、欧标海洋固定结构用焊接结构用H型钢、DP780双相钢等新产品不断涌现。科技型企业提质增量,拥有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3家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2家省瞪羚企业。

高规格打造人才施展平台 人才生态树好“第一保障”

在当前人才竞争更加白热化的背景下,山钢集团靠什么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?“要让人才发展有舞台,将人才与产业紧密融合,怎么有利于成就人才就怎么办。”山钢集团人力资源部业务副经理张传友道出关键所在。

山钢集团拥有地市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35家,其中,国家级人才平台载体5家,省级人才平台载体23家。权属各单位以超常规举措建设各具特色的人才施展平台体系,不断增强人才吸附力和承载力。

为高端人才量身定制展才平台。山钢金控引入的金融研究院院长,曾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,为让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,山钢金控为其量身定制岗位和职责,让金融研究院院长同时担任人力资源总监。

“市场化薪酬引入、人才安居工程、‘双招双聘’引智共用计划……”除了搭建舞台向人才敞开怀抱,山钢集团还不断拿出更多更实的改革措施,破除障碍壁垒,从人才引进、创新创业、安居生活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,实现“环境好、人才聚、事业兴”。

张传友认为,全方位成就人才,营造具有辨识度的人才生态,只有让人才价值有回报,让作出贡献的人才“名利双收”,才算抓住了人才制度改革的“痛点”。

未来3年,山钢集团将在市场化引进、系统化培养、科学化评价、多元化激励等重点环节进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再升级,核心是“一切围着市场转、一切围着客户转,向用人主体放权,为人才松绑”;筹建“山钢产业学院”,吸引高层次人才聚集,旗下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参与建设,聚合多重资源,发挥学历教育、继续教育、科技研发、产业链技术合作研发等多重功能,打造具有山钢特色的产教融合示范企业;在探索中长期激励试点先行的基础上,在更大范围开展股权激励、分红、契约化薪酬等多元分配方式,形成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“同频共振”的生动局面。

念“引、聚、用”真经,做“抓、补、强”实功,企业发展制高点在哪里,人才就流向哪里,制约和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环节在哪里,招才引智的目光就聚焦在哪里。83日,2020年世界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榜单公布,山钢集团以排名第22位居A级第一梯队。1015日,2020全球钢铁企业创新(专利)指数公布,山钢集团以企业评分78.91分,排在参评企业第5名,获评“较强创新力企业”称号。(党 浅)


Copyright © 2010 开云网页版鲁ICP备10035343号 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509号